党建之窗

党建工作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党建之窗 -> 党建之窗 -> 党建工作 -> 正文

发展党员工作150问(3)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3-02-14

61.入党介绍人犯了错误是否可以继续做介绍人,对被介绍人的入党有无影响?

对此问题必须进行具体分析。如果入党介绍人只是犯了一般性错误,可以继续担任入党介绍人。被介绍人确实具备党员条件,其入党不受影响。但如果入党介绍人犯有严重错误,不宜继续担任介绍人时,应另换他人。如被介绍人入党时不具备党员条件,或入党介绍人所犯错误与被介绍人直接相关,则应针对具体情况,按照党章和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2.党支部委员会在发展党员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1)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2)由支部负责同志或组织委员同发展对象谈话,进一步了解他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以及其他需要了解的情况。(3)召开支部委员会,听取入党介绍人关于发展对象的情况汇报,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问题进行审查。(4)经支部委员会讨论,确认发展对 象具备入党条件,手续完备后,决定提交支部大会进行讨论。并做好会议准备工作,如提前通知支部每个党员、发展对象、列席会议的入党积极分子及有关人员,确定召开支部大会的时间、地点及内容等。支部负责人要找发展对象个别谈话,指导他做好向支部大会汇报的准备,教育他正确对待可能提出的批评甚至要做好不被通过的思想准备。

63.发展党员为什么要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

对发展对象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是发展党员必须履行的手续之一,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中国共产党是政治组织,新吸收的成员必须具有必备的政治素质。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是为了使党组织对发展对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掌握他们的政治历史、政治表现、政治立场和对重大原则问题的态度,从而避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混入党内来。因此,任何忽视对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或草率对待政治审查工作的做法,都是对党不负责的表现。无论发展对象是谁,发展党员时都要进行严格的政治审查。政治审查不合格的,不能发展入党。

64.主要政治审查容是什么?

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等。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主要是指父母、爱人、子女和抚养其成长的亲属,以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面貌、职业、政治表现及其与本人的关系等。对于同本人没有或很少联系、影响不大的非直系亲属,可不列入政治审查的范围。

65.发展党员为什么要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发展党员除经过党的支部和上级党组织审批外,还应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这样做,有助于党组织更准确地掌握党员标准,保证新发展的党员质量。也可以防止发展党员工作的不正之风,避免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混进党内。

66.如何指导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入党志愿书》是党组织对申请入党的人进行审查的主要依据之一,必须严肃认真地填写。填写《入党志愿书》应注意以下事项:

(1) 在填写《入党志愿书》之前,党支部负责人和入党介绍人应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党的基本知识和对党忠诚的教育,将填写《入党志愿书》的目的和意义,填写内容和要求作详细说明。入党申请人应根据要求逐项填写清楚,不得有任何隐瞒或伪造。要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清楚。

(2)填写“入党志愿”一栏时,应着重写本人对党的认识,实事求是地写出思想发展和变化过程,以及自己入党的决心等。

(3)填写“本人简历”一栏时,应注意不要遗漏,重要经历要写上证明人。

(4)填写“家庭主要成员”一栏时,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或抚养人)、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人。

(5)填写“主要社会关系”一栏时,主要填写同本人联系密切或影响较深的亲戚、朋友等。

(6)填写“对党还有哪些需要说明的问题”一栏时,主要填写本人需要向党说明而在其他栏目中不好填写的问题。

(7)某些项目没有内容可填写时,应注明“无”。

(8)《人党志愿书》中由党组织、入党介绍人填写的项目,在按规定填写后,应签名盖章并注明日期。

67.支委会在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后需做哪些工作?

在党支部大会讨论吸收新党员前,支委会要对发展对象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及其有关情况进行如下审查:

(1)要审查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是否正确,入党动机是否端正,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如何,以及能否正确对待组织考验等。

(2)要审查本人经历、家庭主要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填写是否清楚,与组织了解的情况是否一致。需要进行内查外调的问题,是否附有必要的材料,这些材料与本人所述情况是否一致。

(3)要审查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记录,审查党小组或团组织的推荐意见。

(4)审查入党介绍人填写的意见是否实事求是。经审查,确认发展对象符合党员条件,手续完备,即可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

68.发展对象未经上级党组织审查同意,党支部能否让其填写《入党志愿书》?

填写《入党志愿书》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让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的前提是:发展对象已经具备了党员条件,并已事先征得上级党组织的同意。这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必要措施,也可以避免填写了《入党志愿书》后但条件不成熟或有些情况不清楚未被上级党组织批准而给发展对象造成思想负担的情况。填写《入党志愿书》已经是履行入党手续的开始,应当按照党章和有关接收党员程序的各项规定办理。因此,未经上级党组织同意,不要让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

69.接收预备党员是否要经过党小组讨论?

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党章和有关文件都没有把党小组讨论作为接受预备党员的必备程序。但是,党小组一般比较了解本小组负责培养教育和联系的发展对象在各方面的情况。因此,在支委会和党支部大会讨论吸收新党员之前,先由发展对象所在单位的党小组酝酿讨论,提出意见,这样可以使党支部委员会和党支部大会更全面地了解发展对象的情况,有利于保证新党员的质量。

70.党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的主要程序是什么?

(1)入党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其他问题;

(2)入党介绍人介绍申请人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

(3)党支部委员会向支部大会报告审查的情况及其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情况;

(4)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5)申请人对党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自己的态度;

(6)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即可作出同意接收申请人为预备党员的决议。

71.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应注意哪些问题?

(1)要保证出席人数。如果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实到会人数不足应到会人数的一半,党支部大会不能举行;虽超过半数,但缺席人数较多,一般也应改期召开。

(2)申请人及入党介绍人必须参加党支部大会。如申请人不能参加会议或两名入党介绍人均不能参加会议时,党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如一名介绍人不能出席会议,但在会前已将被介绍人的情况向党支部作出负责的报告后,可以召开党支部大会。

(3)在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前,支委会要通知支部全体党员。开会时,主持人要引导大家充分发表意见。

(4)党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72.支委会向党支部大会报告对申请人的审查情况,一般应包括哪些内容?

支委会报告的审查情况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申请人的基本情况和表现;(2)申请人的政治历史、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情况;(3)其他需要向党支部大会说明的问题;(4)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意见的情况;(5)对申请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和有关材料进行审查的情况。

73.党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时,意见不一致怎么办?

党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时,对入党申请人有不同看法和意见是正常的,要通过充分讨论,使大多数人统一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作出决议。如果讨论中持两种意见的人数接近,则不要匆忙表决,可暂时休会,待进一步酝酿后,提请下一次党支部大会讨论决定。

74.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进行表决时,申请人是否需要回避?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进行表决,申请人不必回避。有的同志担心申请人在场会影响表决,或者本人不能正确对待。实践证明,只要做好工作,党内生活正常,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如果申请人不能正确对待不同意见或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党组织应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使其能经受党内生活的锻炼和考验。

75.入党介绍人在党支部大会表决自己所介绍的人入党时,能否弃权或投不赞成票?

入党介绍人对自己要介绍入党的人不能投弃权票,更不能投不赞成票。因为,入党介绍人是对被介绍人是否具备党员条件进行认真的了解后,认为其已具备入党条件,才同意做介绍人的。如认为被介绍人尚不具备党员条件,就不应同意做其入党介绍人,并应及时向党组织报告。如因某种原因不愿意或认为自己不适合作其入党介绍人,可事先向党组织提出。既然作了入党介绍人,投弃权票或不赞成票都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76.党支部大会对申请人能否入党问题进行表决时,党员是否可以弃权?

党支部在召开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前,应认真做好工作,广泛征求党员的意见,尽量避免出现弃权现象。党支部大会对申请人能否入党问题进行表决,每个党员都应本着对党组织、对申请人高度负责的态度,实事求是地表明自己赞成或不赞成的意见。表决时,不要轻易弃权。如果认为申请人不完全具备党员条件,可以直接表示反对的态度。若因顾虑个人得失,不愿表明自己的意见,则是错误的。当然,如果对申请人能否入党拿不定主意,需要保留意见,也可以弃权。

77.党支部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有效票数应如何计算?

党支部大会要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赞成票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党员的半数以上,方为有效。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会前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之内。

78.《细则》规定召开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时“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是指召开党支部大会之前,还是在党支部大会表决之后?

“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是指在召开党支部大会之前,这些党员对党支部大会要讨论接收的预备党员能否入党表示意见的情况。只有这种情况,才能计算在票数内。党支部大会表决之后才提出书面意见的,失去了作为表决依据的作用,应视为无效。

79.为什么党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个别吸收”,是发展党员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反映在工作程序上,就是逐个讨论和表决,这样可以使党组织和党员对入党申请人有更充分的了解,也可以使参加党支部大会的每一名党员更明确地表明自己的意见。党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上的人入党时,实行逐个讨论和表决,体现了发展党员工作的严肃性,也体现了尊重党员的民主权利,有利于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可以防止不具备党员条件的人在成批讨论通过中混入党内。

80.党支部大会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应包括哪些内容?

接收新党员支部大会决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申请人的政治审查情况;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及其思想觉悟、政治品质、学习工作情况;申请人的主要优缺点;应到会和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对申请人能否被接收为预备党员的表决结果(赞成、不赞成和弃权的票数各有多少);通过决议的日期等。党支部要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并及时报上级党组织审批。

81.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能否让入党积极分子参加?

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实践证明,这是党组织培养、教育入党积极分子的有效方法,对入党积极分子本人来说,也是一次加深对党的认识、提高政治觉悟和党性观念的学习机会,有利于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争取早日加入党组织。入党积极分子可以在会上谈感想和认识,但不能参加表决。在每次讨论接收预备党员的党支部大会时,应吸收哪些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可由支委会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82.党支部报批预备党员,在党委批复后,需要做哪些工作?

党委批复后,党支部必须认真做好以下工作:(1)支委会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党支部大会上宣布。(2)对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同志,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要找他谈话,教育他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预备期期间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争取按期转正。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同志,应向他说明未被批准的原因,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鼓励他克服缺点,继续进步,接受组织教育,争取早日入党。(3)将被批准接收的预备党员及时编入党小组过组织生活。(4)要求入党介绍人继续做好对其介绍入党的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工作。

83.哪些党总支经县以上党委授权可以审批党员?

县以上党委直接领导的独立单位的党总支和大型厂矿企业、大专院校直属的分厂、分校党总支,经县以上党委授权,可以审批党员。高等院校系党总支能否审批党员,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高等院校党委在贯彻《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过程中,对已授权审批党员的系党总支,要本着从严掌握的原则,重新进行核定。凡有专管组织工作的机构或人员,能够保证发展新党员质量的,可以授权审批党员,但校党委一定要经常进行检查指导。凡没有专管组织工作的机构或人员,不能保证新党员质量的,应由校党委负责审批党员。党政机关的党总支,一般不能授权审批党员。

84.经县以上党委授权的党总支审批党员时,是否需注明是授权的?

经县以上党委授权可以审批党员的党总支,在填写《入党志愿书》的“审批意见”栏时,要注明是经哪一个党委授权的。

85.党总支在接收预备党员工作中的主要责任是什么?

(1)了解、掌握发展对象的情况,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2)与党支部一起搞好发展对象的考察和政审工作。(3)审查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对党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是否符合党员条件以及入党手续是否完备进行审议,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并向党委报告。

86.党总支如何审议党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

党总支对党支部大会通过接收的预备党员进行认真负责的审议,是保证新党员质量的重要一环。审议的主要内容为:( 1 )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填写是否符合要求,入党材料(包括本人入党申请书、政审材料、培养教育和考察材料等)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2)通过同申请人谈话和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等,对申请人的入党动机、思想觉悟和在生产(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表现进行考察。(3)对申请人是否符合党员条件,进行充分讨论,并提出能否接收为预备党员的意见。(4)在审议中,如发现发展对象不符合党员条件或入党手续不完备,要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向党委报告。

87.为什么临时党组织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

临时党组织(指临时党支部、临时党总支、临时党委)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了完成某项临时性任务或筹建某项工程、某个新单位而建立的,这项任务完成或这个单位建立起来之后,临时党组织即行撤销或选举产生正式党组织。另一种是有的单位本应及时建立正式党组织,却以某种理由为借口,长时间建临时党组织,这种现象是不正常的。临时党组织不是按照党章规定选举产生的一级组织,稳定性较差,且难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系统的培养教育和考察,不利于保证新党员的质量。因此,临时党组织是不能接收、审批预备党员的。

88.为什么党组不能审批预备党员?

党组是在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非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建立的党的机构。其任务主要是负责实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讨论和决定本部门的重大问题;做好干部管理工作;团结非党干部和群众,完成党和国家交给的任务,指导本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工作。党组不是一级党委,不能审批预备党员。党组对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的发展党员工作可以进行指导。

89.党的上级组织的负责人能否指明让下级组织发展党员?

党的上级组织的负责人,指名让下级组织接收某人入党,是违反党章的行为,是不能允许的。一个人够不够入党条件,能不能接收其入党,应当广泛听取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并由本人所在单位的党组织决定,不能由党的上级组织的负责人指名发展。不管是谁,以党的上级组织负责人的身份指名让下级组织接收某人入党,党的下级组织有权拒绝。当然,党的上级组织负责人在检查工作时,发现有的人表现突出,初步具备了党员条件,可以向党的下级组织提出把他作为发展对象的建议;也可以对下级党组织在掌握发展党员标准上的某些不适当的观点、做法提出意见。

90.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前,应做哪些准备工作?

(1)对党支部报送的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进行认真审查。如发现报送材料不全或存在其他问题,应抓紧弄清或让党支部补报。(2)指派专人(党委委员或组织员)到审批对象所在单位听取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并同申请人谈话,作进一步考察,看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3)提前通知每个党委委员何时召开党委会审批接收预备党员,以及审批对象的基本情况,使委员事先有所准备,以便能在会上充分发表意见。